201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政策改革、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的战略部署下,福建省委、省政府积极推动,启动建设中国(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以下简称“福建单一窗口”)。这十年,是福建单一窗口牢记嘱托、服务大局的十年;是深化改革、勇闯新路的十年;是聚焦便利、惠企惠民的十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福建单一窗口已成为“数字福建”在跨境贸易和数字丝路等领域的亮眼成果,全国贸易便利化改革的标杆典范。
改革攻坚破壁垒 十年征程奠基石
福建省勇立潮头,在全国率先启动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福建省电子口岸机制改革和“单一窗口”建设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小组,明确由福建省商务厅牵头,协同口岸各相关单位,共同推进平台建设。建设初期,福建单一窗口借鉴新加坡、上海等先进经验,于2015年8月正式上线运行。平台秉持“一个界面 一点接入 一次递单 统一反馈”理念,推动口岸通关流程再造、服务集成创新、拓宽服务范围、数据互联互通,打造高效便捷国际贸易“一站式”服务平台,以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实现跨境贸易单证更精简、流程更简化、通关更顺畅、费用更节省、监管更高效,成为福建省推进口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成改革举措。
功能集成“惠”聚能 一窗融合促联通
福建省作为全国首批国家标准版“单一窗口”试点省份之一,深度参与顶层规划建设,实现与标准版功能无缝对接,涵盖企业资质备案、许可证件申领、货物申报、船舶申报、舱单申报等基本执法服务,并取得多项全国性突破。率先实现报关申报无纸化和船舶进出境“一单多报”;率先实施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与原产地证企业备案登记“两证合一”服务改革。同时,福建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具有功能性和特色性的“福建样本”。在全国率先上线出口信保服务功能、融资服务系统;建立全国首个省级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智能通关服务平台、邮件综合服务系统、RCEP关税政策智能服务平台等;顺应外贸发展趋势,创新引入敏捷项目管理理念,紧贴企业需求“短平快”地建设多项“小而美“实用功能;创新推行“先放后验”“依企业申请”“提前申报”“直装直提”等快速通关模式,打造全链条临港物流智慧化服务体系,完善危货数据共享与协同监管机制;推动“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落地。
目前,福建单一窗口已对接40多家口岸相关单位,上线服务功能100余项,服务企业数突破2万家,平台用户数超11万个,一般贸易业务量超200万票,跨境电商业务量超2亿票,年平均处理单证业务量超6000万票,累计提供客户服务响应超8万次,基本实现国际贸易进出口主要环节、主要进出境商品和主要运输工具“三个全覆盖”,为企业提供了安全、稳定、高效的国际贸易通关服务支撑。
服务升级“通”全球 便利高效赢赞誉
福建单一窗口在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流程显著精简、效率大幅提升、成本切实降低。为进一步夯实服务根基平台组建专业客服团队,开通“96114”福建单一窗口服务专线,构建7×24小时响应机制,同步建立QQ、微信、门户网站等多元反馈渠道,确保企业诉求“即时通”;组建集客服、技术、运营于一体的企业服务群,为企业提供及时、高效“一条龙”业务服务;推行“线上强沟通+线下重指导”双线联动机制,深入企业一线开展“一对一”帮扶,助力企业发展;推出特色宣传标语及“福小窗”卡通形象,以亲和形象传递服务温度,打造福建单一窗口服务品牌。
创新引领立潮头 标杆示范显担当
福建单一窗口建设成果丰硕。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国家发改委信息数据整合试点项目、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家发改委编入《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入选福建省“数字经济百项应用场景”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示范项目,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两证合一”等改革创新项目及RCEP关税政策智能服务平台建设成果获得国家部委认可并在全国范围复制推广;牵头制定的《单一窗口进出口信用证服务系统接口技术要求》成为我国单一窗口领域首个省级地方性标准;福建单一窗口多次参展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并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发布《中国(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践白皮书》。福建单一窗口建设成效载入《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年鉴》,连续三年荣获全国一等奖。
奋楫扬帆新征程 展望未来谱新篇
未来,福建单一窗口将坚持以数字化为驱动,深化国际贸易全链条智慧化服务;积极拓展与海丝沿线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单一窗口”的互联互通,促进跨境贸易数据共享与互认,全力服务福建省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同时,将持续完善“一站式”服务功能,提升全流程数字化服务水平,为福建省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数字动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彰显福建担当。